读经一定要入心

       此文所说之“经”,专指《大藏经》。《大藏经》是佛教经、律、论的集合。其中,经是佛说的,律是佛或者其他一些著名的论师所说,论一般是祖师大德所说。上世纪的1922-1934年,日本学者编的《大正藏》是佛教学术界经常参考的版本,但是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藏经》也受到我国佛教学术界的重视。

  《大藏经》中的经律论很多,已经记不得第一次读的是哪一部了。只是记得初接触佛教时,对宗密的《原人论》颇感兴趣。因为对生命的困惑,一看题目就兴奋异常,“原人”嘛,那就是探讨人之本原啊。于是兴冲冲的去图书馆找书,好不容易找到了此篇文章,但是图书不外借,就在阅览室一字一字的读和记。

  文章一开篇的序言就很吸引人:“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从来,曷能知他世所趣乎?曷能知天下古今之人事乎?故数十年中学无常师,博考内外以原自身,原之不已果得其本。”通过查阅,学习,也仅仅知道:该论认为万物都有本源,人为最灵,更应知自身所从来,但儒、道二家只知近的是祖、父传体相续受身,远的是混沌一气分为阴阳而有三才、万物;又佛教中也有说是前生造业受报得到人身乃至业、惑展转以及阿赖耶识为身的本源,这都只是权教之说,未明实义。而《原人论》依内外教理,推穷万法,从浅至深,会偏令圆,所以叫作原人。

  惜才疏学浅,心躁福薄。仅看了开头,便觉艰涩深奥,难入其中。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也就算是半途而废了。后来,读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亦是叹服至极。但是在某些关键之处,也还是读得不太懂。

  后来在陈兵教授的一本书中,提及赵朴初先生每天早上都要背诵一遍《心经》。于是就开始学习背诵《心经》,可是即便是在佛教界人人能诵的《心经》,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也是如入云雾,好在能一直坚持下来。一遍一遍读,一遍一遍学,一遍一遍诵。最后,居然也能背下来了。背下来以后,慢慢觉得有些明白了,才觉得读经诵经的重要性。这些经典的经文,要读,更要诵,常读常新,常诵常明。也才渐渐觉得:《大藏经》中的经文或文字,其实讲得都是鲜活的生命,可以启发人的慧命。其实,《大藏经》中的字,初看不识,死气一片,沉寂得很;时间长了,每一个字都是活蹦乱跳的,活泼得很;再看时,井然有序,原来是自心的一种纯然铺展,一页一页,一层一层,字字是心,句句是性,册册是法界,相容相摄,欢喜得很。

  现在,再回头看《原人论》和《沙门不敬王者论》这样的文章,虽然还不是能百分之百的了达。但是相比一开始的情形,已经是大为改观了。因此,读经,要以心印经,让经入心,这样才能慢慢调伏自己的烦躁之心,聚焦自己的散乱之心,一点一点的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知、有所悟、有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