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地走向死亡

    清明是祖先聪明地为我们设置的窗口,让生者和死者在这里相视对话。在细雨蒙蒙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嚣浮躁的现代人暂时安静下来,聆听先人的声音。

    我们在野草丛生的墓地前,轻轻地拔掉那些美丽的小野花,然后培上一些鲜土。有时,不知先人感受的后人,在宁静的原野上便放一些鞭炮,我不知那些在黄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欢这样的打扰?我们在走动、沉默、追思、悲伤,因为我们还活着,有感觉,会思想。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惧变成了内心涌动着的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

    有时,望着那静静卧在土下的亲人,那些尘封的回忆便悄然袭上心头,那些快乐与悲伤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有时会不安分地猜测、评价逝者。他这一生算得上幸福吗?甭管怎么说,他算是没白活!唉,才活出些滋味来。

    于是,我们明白价值和意义原来并非虚构。哲人说,如果你不明白死亡,就不明白生命是什么;又说,活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活着。其实,在无限的未来生命中,我们目前需要探索的只是活着,在活着的时候做一件件生前死后都将无憾的事,在无限的宇宙、无限的时空和无限的未来之中,走完属于自己“活着”的那一小段历程。

    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生命自它诞生的刹那起,就在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生与死,常常只是一线之隔,佛说:生死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即成来世。有时候,生命之灯的熄灭易如拍死一只蚊子。对于许多英年早逝的人,我们除了回忆他们的聪明与才智以外,更多地只会叹息:他只要多活几年就好了。其实,不是多活几年的问题,而是几秒钟的事情,如车祸的发生,虽然我们在生与死之间奋斗了几十年,可是却失意于几分钟之间。

    我们如果这样想的时候,便会觉得活着真是一种美丽,真是一种幸福,便会觉得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不容易的,其实活过的每一轮都值得庆贺的。因为,在生命之旅中,我们战胜过无数次疾病、车祸,以及每分钟都可能飞来的“横祸”,才有平安、健康、幸福的我们。这样想的时候,你或许觉得有点“阿Q”,不过,谁又能说这不是生命的“真实”呢?

    生命其实也十分简单,我们都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我没有见到“握拳”的婴儿,听说那雪白粉嫩的肉拳,在清洗的时候,掰也掰不开;“撒手”的老人,也许是在冥冥之中总企盼能带走一点点,最终的现实仍是撒手,于是“撒手尘寰”便成为一种真理,谁都了解,谁都是无奈的。人不可能永远地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死亡是必然的,然而最重要的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就是坦然地走向死亡,那就需要在生的时候能够知道无愧于生命,能够体会到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如果你能时时刻刻地体会到生活的美丽,你也就能坦然地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