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和几位老友的通话里发现,人到中年的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都是家中有一位正被衰老、疾病折磨着的长者,而他们试图转嫁、减少这种折磨的唯一渠道似乎就是守在身边的儿女或者老伴,所以,电话那边听得各个朋友都有苦不堪言的感叹。
老与病的苦之重已经不仅在震荡着老者与病者自身,还在波及着身边至亲的人,使得这老、病狼狈而缺乏尊严。我们的长辈曾经被自己长辈的老与病所折磨,如今这折磨又落在了我们头上。待我们老病之时我们也将不由自主去折磨我们的孩子吗?生命的这一个可悲的循环何时才能终止?如何才能终止?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将老苦分五,病苦分五,死苦分五。
老苦有五:盛色衰退、气力衰退、诸根衰退、受用境界衰退、寿量衰退。
腰曲如弓、头白如艾、额如砧板、皱纹充满、华年不再;坐卧不安、语言迟钝、行步缓慢;耳不再聪目不再明;纵有美味佳肴,却难于消化;纵有声色之美,却难于享用。
病苦有五:身形变坏、增长忧苦多住忧苦、不能受用悦意境界、诸非可意须强受用、速离命根。
皮肤干枯、身形消瘦;身体四大增减错乱逼恼身心;被迫远离五欲六尘的享乐,却要常以不可意的饮食、医药相伴,甚至受各种手术、针灸、火炙之苦。
死苦有五:舍离圆满可爱财位、舍离圆满可爱亲族、舍离圆满可爱朋翼、舍离圆满可爱身体、死时当受猛利忧苦。
《广大游戏经》中说:“若死若殁死殁时,永离亲爱诸众生,不还非可重会遇,如树落叶同逝水。死令王者不自在,死劫犹如水漂木,独去无伴无二人,自业具果无自在。”
无论是帝王将相之尊还是全球首富之贵,这五分老苦、五分病苦、五分死苦分分在劫难逃,何况我辈无权势无富贵的?
观父母所身受生老病死之苦,当思出离。出离便是看透世间万花筒般的幻相里本无快乐可言,这五蕴生成之身原是盛苦之器,苦才是它的本质,因此便不再追求、不再执着、不再贪恋那些转瞬即逝的变易之乐,变相之苦。
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身为太子之时弃舍了自己的宫殿的原因,若真爱自己的父母妻儿,又知他们那在所难免的命运,就该去找出让他们受种种苦的原因,并找到疗救之方。
他去做了六年苦修,然后在菩提树下悟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少一分妄想执着,就多显露一分智慧,多显露一分智慧,就多灭一分苦,妄想执著分分放下,智慧德相分分显露,老病死苦分分灭除。
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我们在目睹父母的老病死中,在自身的渐老渐衰中,可知身中有那从不会起一丝皱纹,受一分衰老的?有那从未出生因而不可能死去的?
为人子女者,能自己了知、证得这一点,并帮助父母了知、证得,是对父母真的尽孝。
为人父母者,能自己了知、证得这一点,并帮助孩子了知、证得,是对子女真的爱怜。
如是,我们自己才可安详地老去,优雅地老去,如是才可安详、优雅地离开这个世间。
面对老父老母,病父病母,我们要修行的东西有那么多,以至于再不把时间用于抱怨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