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禅的内容是什么?我也有四句话,贡献诸位参考:‘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止恶,不思善恶。’它们也是有层次的。
有善有恶即是人间社会各有各的善恶标准,只要是宗教、种族、政治、经济等立场不同,善恶的标准往往就会不同或相反。经常一个人被一方视为神圣的伟人,另一方看作恶魔与罪魁。
纵然在同一个宗教之内,也可能由于观点的不同而互以恶魔相待,党同伐异,善善恶恶。也可能由于利益的互惠,早上仇视的敌人,晚上成了亲密的盟友。故从自私自利的角度看世间的伦理,虽然有善有恶,其实是善恶不明。
知善知恶必有其客观的标准,否则,仍与有善有恶而善恶混淆的层次相同。其客观标准,可有两个原则:一是以社会共同的立场为标准,所谓公是公非:二是以自我的良心为标准,所谓设身处地。
每个社会因不同的文化层次及时代背景,即有不同的标准,即使是生活于共同的风俗习惯中,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公认的善恶标准也不会一样,古代与现代的标准又有差距。所以地域性及阶段性的‘公是公非’,并不就是正确的判断;
唯有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在这个社会如此、在那个社会也如此,尽管风俗习惯不同,但原则不变,这才是真正的善与恶的标准。因此,其善恶标准是以护生为第一,不认为外教徒为魔鬼,只能说他们的层次不够高,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应该承认他们的价值。
至于‘设身处地’的良心准则,可能对也可能错,那要看此人的宗教信仰是否有偏差,学识见闻是否够深广,人格的成长是否够健康,否则所谓良心,可能根本是他私人的偏见。
为善止恶是在知善知恶之后,从认知心发展成为语言行为及身体行为。既然能依客观的标准,知道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便当尽可能去做益人利己的事,约束自己的心行及言行,不仅止于不伤害他人,而且要更积极地修福修慧。
有所谓‘四正勤’的德目:‘已生之恶当断除,未生之恶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以此四德能断懈怠,故又名为‘四正断’。这是在修道过程中,必须时时提起,念兹在兹的工作。
‘不思善恶’即是修行到了心无罣碍得失的解脱层次,必定会从善恶相对的‘有’,而至超越于善恶执著的‘空’,才能算是究竟。故对于一位得大自在的菩萨而言,他虽为了众生得度而说有善有恶,而说知善知恶,而教人为善止恶,但在他们的智慧之中,乃是无善无恶的。
我常说:‘世界上有坏事而没有坏人’,这算不算已到不思善恶的程度?不算,因我还有善恶之分,但我考虑到人的本质都可能是好人。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只因为受了环境的影响,失去身心的主宰而动了坏念头、做了坏事,但在这之前及之后,这个人不见得一直在做坏事,也不是永远都在做坏事。只是在那一刹那间,念头混淆而导致行为的错误。因此可知,人在基本上都应该是好人。
曾经有人问我:‘若有一个强盗杀了人,而他自己也受了伤,逃到你的庙里去,你会怎么处理?’我说:‘当务之急,是先救人一命,不过问他是如何受伤的。
即使是做了坏事的人,也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如果我们常去盘算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何者会得,何者会失,那就不是超越,也不能从烦恼中得到真正的解脱。
禅宗的六祖惠能,在他从五祖弘忍座下得法传承衣钵之后,逃往岭南途中,被惠明追上之时,六祖便把衣钵放在石块上,任他取走,惠明则说:‘我不是抢衣钵而来,是为求法而来。’
惠能便说:‘既然为法而来,请将心放平静,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么时,看看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六祖坛经》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不须想到善与恶的问题,超越了善恶相对的执著心,主观的我便不存在。
把自己的妄想、执著、烦恼,全都放下之际,就是本来面目显现了。所谓本来面目是什么?即是无所罣碍的清净智慧心,又称为平常心。平常心是什么?就是无得失的心、非善非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