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力求做到最好的标准去做事,以人生不必太完美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我们大概都不喜欢和有洁癖的人打交道,然而,我们在对待人生时的过分追求完美是否也是一种“洁癖”呢?我们在为人处世时抱着认真的态度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如果认真到近乎偏执的地步,要求每一个人都十全十美、每一件事都做得毫无缺陷,那么认真就会演变为苛求,在折磨了别人的同时也会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想想,我们追求完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充实、幸福,但若因此弄得心情不愉快,扰乱了生活的平静,岂不是得不偿失?

宋朝著名文人苏东坡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事实上,正是月缺映衬了月圆的美,分离映衬了相聚的欢喜。在美学中,有一种“缺陷美”,它的存在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而使原有的美显得更为自然和真实。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之所以能闻名世界,正是因为那残缺的“断臂”,不是吗?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尽善尽美,都会存在某种缺陷,可就是这种“缺陷美”促使着我们去不断追求,不断完善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其实,完美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臆想,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无法去测量,完美不完美,全在于各人的看法。当我们懂得发现和欣赏现有生活的美好时,我们的生活就是完美的,否则,再完美的生活也存在残缺。而有时候,完美就像是一株有毒的罂粟花,看上去美丽诱人,实则会给人带去许多不良的副作用。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美食其实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饥饿时的那一碗面。饥饿本来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它能让我们的味觉变得更敏锐,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食物的品味中。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如此,太多的完美也许反而令我们变得懒惰起来,丧失了追求的动力,可不完美的饥饿感,却会令我们对现有的完美更加珍惜。所以说,怎样的人生才算完美呢,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一切在于各人的心而已。

完美与残缺、幸福与磨难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财富。那种过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生活,是很难企及的,放弃这种痴妄的追求,才是明智的做法。细细赏味人生中每一种滋味里的完美,追求圆满,但不强求圆满,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一生哪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杭州灵隐寺的这副对联引人深思。既然现实不可能完美,那我们就不必强求,而要学会超脱。懂得正视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懂得在对人对事时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缺口,宽心地接受它,全心地享受过程中的美好,将令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人生的不圆满,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圆满。

我们要以力求做到最好的标准去做事,却要以人生不必太完美的心态去对待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在理想与现实间从容不迫,微笑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