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就是这样子,一开始的时候它的来源,它的源头也是长远的,或者稍微比较近一点,离我们比较近一点的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这种起心动念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痛苦的人,然后他就有勇气放下这一切,就在王宫里面过这样的日子,他这所有的一切,这些荣华富贵他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放下,这么大的勇气从哪里来的呢?
就是因为慈悲心,所以他想解决。他那个时候不是,他不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他想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他后来还是要发现要解决别人的问题的还是首先还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要自己,要自己要怎么样,他想寻找一个,寻找一个解决这些人痛苦的方法,但是后来就是发现解决这些人的痛苦的方法,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上开始,后来他真正的成功了,佛就度化了这个无量的众生,这就是佛的出离心,就是这样子的。
那我们今天学佛,怎么样学?怎么样学佛呢?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学佛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这是好事。但是另外一个比较悲哀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学佛,到底学佛是什么样子,这个路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方法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过去的这些我们的寺庙当中,寺庙其实就是一个古人的一个心灵的家园,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化的宗教活动的场所,它是一个无数的人的心灵的家园。
古人就是在这个寺庙里面,他可以学到禅,他可以学到各种各样心灵上的东西。但是慢慢慢慢,我们现在我们的寺庙里面有什么呢?我们的寺庙里面就是没有这样子的东西,寺庙已经不能解决我们的这些问题,寺院已经不是我们的心灵的归属,也不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寺院是什么?寺院就是旅游景点,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也是一种赚钱的地方,也是一种大家去观光的地方,跟动物园差不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虽然很多人想学佛,但是迷失方向,非常地茫然。那寺院不能给我们带来这种,不能给我们提供这些,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那谁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呢?
就我们找不到一个就比较合适的地方。所以这是我们比较悲哀的地方,但是有一个,有一个值得高兴的就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给我们提供的方便,这是一种无形的道场,没有形状这样一个道场,这就是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讲,有些东西还是要口传,需要有传承,但是学习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面对面学习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基本上就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便。那我们不管是互联网也好,不管是光盘也好,书也好,通过这些方法必须要,首先必须要知道怎么样去培养出离心。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那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藏传佛教里面就讲前行和正行,整个的修行的过程就分两个阶段,一个叫做前行,这是一个预备的工作,正式进入主题之前的一个训练,这是一种这样子的训练,这个叫做前行,也叫加行,加行的意思也就是预备,预备进入正行之前的一个预备的训练,就走在前面,必须要走在前面的一个基础,最基础、最基本的一个训练,叫做前行,前行或者加行。那前行又分两种前行,两种前行是什么?外前行和内前行。
内和外以什么来分呢?比较简单的叫做外,稍微比较深一点的叫做内,因为这样子比如说我们进入一间屋子,那么它的外和它的里是稍微有点不一样,对房间里面的东西来讲,站在外面的时候离得比较远,进去了以后稍微离得比较近,就这样子的意思,外前行和内前行。
然后这个外前行里面就有四个不同的思维的模式,思维模式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因为这个模式化的东西在藏传佛教里面比较多,因为藏传佛教这个藏族人,这么一千三百多年这样子的历史当中,他们没有去研究更多的科学、哲学等等,他研究的都是佛教,他研究的都是佛教。
就在藏族人里面稍微比较有头脑的那些所有人都去研究,所有人都投入到行业当中,这是他的主流文化,主流的思想。所以这个体系当中,就是有一些内容上跟汉传佛教完全是一样,内容都是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
但是方法上面它就稍微有些时候有点不一样,他们很多很多的人就是投入到这个学习,还有修行的过程当中,然后他们把很多很多的东西,很多的方法把它简单化、规范化,然后模式化。
这样以后,然后把他的次第分得比较清楚,开始的时候去修什么,然后再修什么,最后修什么,分得比较清楚。然后开始的时候第一堂课是什么,第二个功课是什么,一步一步,从浅到深,次第做得比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