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营感悟:身安与心安

       从静修营回来了,颇有众望所归的感觉。但静修营的六天对我的意义绝不是师兄们所言的“幸运”这么简单。在那里,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和师兄们的差距,自身修学上的不足。我所能和大家分享的,只能是一些参与过和没有参与过的不同感受。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听任何人的分享,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只是文字上的附庸风雅,甚至是被修饰和升华了的感受。但是,经历过的人可以说身心都得到了历炼。

       先讲身体上的历炼吧。

       我去西园寺的前两天,身体出了点状况,连着看了两位中医。一位中医说,因为长期的坐立姿势问题,颈椎和胸椎有点变形,压迫了供血,造成疼痛。另一位中医说,因为心的问题,长期的压力和情绪的堆积,所以现在身体出了状况,一切唯心造。两位中医说的都有道理,所以我本来想国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顺便做一些中医治疗。但是要去静修营,只能收拾行囊,拖着臭皮囊出发。

       说去静心,其实前三天,心是不静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太多,行住坐卧满眼是人。倒不是这些人烦到我,是我看到人多头晕,我还是活在自己世界里、心不清净的一个人。二是人太累,睡得晚、起得早,睡得少加上睡眠质量本来不好,体力上有点吃不消。有一天晚上打坐完,胆结石发作,色身屡屡给我颜色看。三是思想上的散乱,有种要逃离的想法。

       其实,这些都是凡夫的串习,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喜欢约束,喜欢独来独往,吃不起苦。但是,每天看到导师亲自带领我们修学、看到法师带领我们早课坐禅,看到义工师兄们忙碌却始终微笑的面容,我的心很纠结。

       第三天晚上,对照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书院修学的五大要素做了深刻的剖析,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学佛学什么?学佛为什么?你现在焦虑的是什么?我想,我是想明白了。

       第四天早上起来,我和同寝室的慧祥师兄说,一,我不走了,二,我要去受戒。

       再讲讲心灵的历炼。

       第四天,我受了五戒。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之所以自始以来散漫和不喜欢受约束,就是因为任何规矩都不断地被我破坏。在单位里,我是建章立制第一人,很多制度都是我写的,但是我经常自己首先破坏制度。在家里,我也立了很多规矩,但自己是不太遵守的。我觉得,只有五戒才能真正向我的无明行为,筑起一道屏障。

       第五天,我受了八关斋戒。体验了一天出家人清净离欲的生活,悟出一句话,“简单即菩提”。因为我们对生活的欲望,我们会为今天吃什么,穿什么,戴什么而烦恼。如果让你放下一切的修饰,放下对吃穿的选择,生活就会一下子非常简单。就比如,静修营这几天,吃什么,厨房说了算;穿什么,只有营员衫。这样的简单,是让自己的心放下。

       第六天,我受了菩提心戒。六天里,《三皈依》和《三宝歌》这两首佛曲,每次吟唱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对心的摄受力也完全不一样。就像有的人虽然皈依了三宝,但只是形式上的皈依,心始终游离在外面一样,直到第六天,我感觉我的心和三宝才是紧紧地在一起的。

       从西园寺回来一个多礼拜了,六天的感受没有好好整理过。除了以上所谓的身体和心灵上的感受之外,我不得不提一下书院的两套模式对我的强大震撼力,尤其是服务大众模式。静修营义工都是书院同修班的师兄,他们配合默契的工作、无我利他的付出、专业智慧的引领,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或许,在静修营做六天义工,要比在社会上工作六年还进步得快。

       在静修营,还碰到了十年前我在复旦注册职业经理人班读书时候的副班主任。如今,她是书院同修班的师兄,并且居然和我是同一个辅导员!起先我很惊叹,后来,我也不觉得稀奇了,因为,只有“菩提号”,才是驶向生命觉醒的载体,所有渴望觉醒和解脱的人,最终都会乘上菩提号!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修、道友,加入到书院,和我们在一起,和导师、三宝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