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佛学——禅,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作用也很大。大家都知道禅是中国人的创造,但是印度也有禅。据胡适考证,印度的“瑜伽”就是印度禅。
“瑜伽”在印度比佛教出现得还要早,“瑜伽”是梵文,是“管束的意思”,就是说如何能把我们的心管好,还要训练好。它主要是讲一种苦修。它有一修练方法叫打坐,打坐就是要人入“定”,所谓定就是让心安定下来,不向外跑。
我们中国的禅,与印度的禅有所不同,中国禅注重一个“慧”字,就是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运用智慧想出办法来。但是“定”和“慧”在中国的佛学中是互相帮助的。我们知道佛教的三大法门是:戒、定、慧。在这里先说“定”和“慧”。
胡适曾说:“禅实在能包括定慧两部分。如果说禅是打坐,那很浅,用不着多说。因为要用慧来帮助定,定来帮助慧,所以有人合称慧定。”一般来讲,禅是“先定后慧”,就是说学禅要先进入定的状态,然后才能生出大智慧。如何才能入定?禅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人进入安静状态。
对于企业家来说,要想把企业的事做好,就要首先专注某一事,能专注,就是入定了。但入了定之后,还常常有许多干扰,心里又不静了,又思想起各种事来,这就要分心了,事情就会做不好,就会出乱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要想个法子把心思调过来,这就要用智慧,用智慧把跑走的神思拉回来就是生慧,也就是中国禅认为的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出办法。
其实,学禅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为了能够更形象地说明“定”和“慧”,我们来看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找一位宰相。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当宰相的人,但国王先说要杀他。经人劝解,国王就要他用一个盘子,盛满油,从东城捧到西城,不准洒出一滴,否则即杀头。这个条件很不容易做到。
他走在路上,他的父母妻子在哭,他没有看见;美女从他身边走过,他没有看见;忽然又来了一个疯子,吓得满街的人乱跑乱跳,可是他一心一意在盘子上,仍然没有看见;不久又遇到皇宫失火,一时救火的人很多,闹得纷乱不堪,这时在殿梁上的一个蜂窝被火烧了,一群黄蜂乱飞,到处螫人,这人虽然被螫了几下,可是始终没有感觉到,仍然专心致志地捧着油盘往前走。最后,他竟到达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没有洒下来。于是国王便拜他做宰相了。国王以为一个人做事,能够这样专心,便是喜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来,何况其它?
这个故事就是讲入定。人要是有了定力,就能做成大事。这个人入定的方式,没有打坐、没有调息,他也能入定,只不过是被逼出来的。被逼一下也能入定,看来入定没有完全的定式。现代人如果吸一支烟能入定,那也可以。古代“瑜伽”那种苦修入定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变化了许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变的是形式,其目的没变,都是为了达到一种专注的境界。
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在创业时期被一种创业精神鼓励着,他们都能马上入定,与禅没什么区别。但有些企业家会随着一时的成功,而变得自负起来,变得浮躁起来,用禅的观点看,他们很快就会出定了,变得六神无主。中国秦朝时候有一位商人宰相叫吕不韦,他从“奇货可居”入定而做起了帝王生意,当他做了宰相之后,却养客三千,完成了一部旷世奇书《吕氏春秋》。他为什么养这么多文人来做这件事,这就是他怕“定”不够坚,而借慧来助定。
“定”和“慧”相结合就会产生大智慧。一般来讲都是“先定后慧”,这是一种禅的思维模式。在这里我们讲的是一种禅的学问,不是谈禅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