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从认识自己开始

       昨天几个朋友一起聊天,赵超同学送了最新的《匠人精神》II,秋山利辉先生的新作,很喜欢这张签名“为天命而活”,刚好昨天的话题也是“基于天命的职业选择”,很是巧合。《匠人精神》是近几年为数不多的、让我拿起来一口气看完的书,一边看,一边在想,到底什么是天命?

       所谓天命,直观地理解,就是老天赋予的、我们此生活在世间的意义。既然是老天赋予的,就具有先天的特性。这也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天生就不同。即便是同一个父母生的孩子,几乎完全相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也依然可能会在性格、资质、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长大以后,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似乎也存在匹配与否和适合与否的问题,而这个所谓匹配,与学历、知识、经验、经历这些相比,性格、特质方面的匹配依然是更为根本。

       进一步讲,如果说家庭出身、父母的性格与关系对一个人有潜在而重大的影响的话,这也只能算是先天的,因为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的出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天命,似乎跟天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可以说,一个天赋明显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天命。如果一种能力或是工作,别人要花很长的时间、很大的努力才能有所进步,而另外一个人却似乎天生就拥有,或者轻而易举就能学有所长。

       比如,有人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秋山利辉先生虽然小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却很喜欢并且擅长手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人在遇到经济困难,最先想起、能够让自己最快谋生的能力或者工作,一定跟其他不同。这便是自己的天赋。

       那么,天赋不明显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天命了呢?这里面包含了两个话题,首先,天命与课题的区别。每个人在世间生活,年龄增长、在社会里谋生、家庭生活等,在这些自然过程中,总会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就像每个人天生都有不同一样,似乎每个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课题,有的人在职场中起起伏伏,有的人在男女感情里浮浮沉沉,有的人则在家庭关系里无法回避的困扰,而这个课题似乎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有时候越想回避的问题反而越躲不掉。如果说天命和课题都是先天决定的,那么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积极地寻找意义”的呈现,后者则是“被动地应对生活”的呈现。

       其次,无论天赋是否明显,都需要付出努力。任何一件事情,用心去做,坚持做十年,至少是五年以上,才有可能真正走入工作,找到工作中的窍,与工作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换发出作为劳动者内心的光彩。

       反而,有的人因为天赋明显,越是容易得到的事情,越容易不当回事,越是想当然,反而总想去找自己没有而别人有的东西,用自己的短板去比别人的长项,甚至自惭形秽,对自己的优势却置若罔闻。如此这般,天赋越是明显,反而障碍越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何才能寻找和确认自己的天赋呢?天命=天赋+努力+愿力。如果你相信它的存在,并且足够努力,老天便总会用各种方式去提醒你。你总会遇到一些人,遇到一些事,而你的心总是会更愿意去靠近某一类人,某个事情,并且在这种心甘情愿的靠近中感觉到兴趣或是喜悦。

       哪怕你正在做与自己天命不同的事情,甚至做的也不错,也总会在过程中受到提醒,似乎在你的内心深处,另外一件事情总是更能吸引你。又或者,你已经在做符合自己天命的事情,也可能会遇到许多诱惑,让你在可能的纠结中完成对自己天命的反复确认。

       需要明确的是,所谓天命,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三百六十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工作的用心融入与长久坚守,而不在于短期内职业的外在拥有。

       即使因为机会主义获得了荣光的标签,如果一个人从未曾在工作本身中享受过创造的美感、与工作合二为一时灵动的一体感,那才是最大的遗憾。因为,唯有这样的机会,才有可能通达生命最终极意义的体认。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可见,天命没那么轻易地找到。一个人在认知自己天赋特征的基础上,只有长时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用心努力,才能拥有顺应天命的能力和心力。

       所谓天命,最终是连接宇宙智慧后成为管道的自然呈现,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顺应天道,成为管道,并不断拓宽这个管道,在承接宇宙智慧的流淌中,帮助他人,升华自己。

       《一代宗师》中,宫二先生说,“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可能见天地,知道自己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使命和意义,才有可能在顺应天命的努力中见众生,才能真正看到佛法说“众生平等”的实相。

       知天命,从认识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