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如来禅初学心得

       最近三个月通过打坐持咒读书、生活种种情境中细细品作者书中的话,对作者的体系又有了进一层的理解,加之近日与作者当面交流,于几处切身的问题有所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一是身心合一的状态,是以身心合一的整体为觉察的起点,在这种状态下,能量是充盈的、坦然的。而如果在觉察中,心跑出来了,神跑出来了,那么感知的起点就变了,感知的状态也变了,就我个人而言,特别容易受到外在的惊扰,心也容易紧起来。

       这种外在的惊扰不仅仅包括周围环境的声音之类的,还有自己心悸的感觉。而身心合一的整体,它的起处越深越细,这种合一的状态就越有能量、越稳固。心悸的感觉只有到更深更细的地方持起咒来,在更深更细的地方体会身心合一,才能改变。而默声持咒是体会这种状态的好办法,与出声持咒相比,默默持咒的振动会更加全体,更加整体,更加充盈。

       二是问题的解决。当我们遇到所谓“问题”时,会在身或心上引起一些觉知上的变化,那么解决办法是不是去思考、去判断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根源是什么呢?而一旦到了思考判断的层面,我们反而会在里面纠缠了。

       在作者的体系里,我们是在身心觉知到“问题”的层面直接拿住,用持咒的方法“就地”把它化解掉,而不是用判断理解的方法去找它的根源,因为真正的根源不是判断出来的,而是你切切实实看到的,当下在身心层面把它解决掉,也是帮助你在功夫上逐渐进步,真正“看到”问题的实相。而当你“看到”它时,才是彻底的解决。

       三是一切交给佛菩萨。作者说,所有世间的事情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但是所有结果都能坦然接受。那么是不是只要自己初心愿力与佛心佛愿契合,佛菩萨就自然会为你搭建合适的平台去实现它呢?作者说,这是一个实相,但这里的平台并不是你去构造、你去想象的平台。

       这里其实点出了学人常常不自觉的贪念,就是希望佛菩萨对自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不是真正死心踏地要做一条佛菩萨与世间沟通的管道。事实上,佛菩萨为你搭建的“平台”是无时无刻、无处无地不在的,当下的“在状态”,才能有对这种实相真实的觉知。

       四是用功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一天打坐这么久够不够,或者我能不能少一点时间。作者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每天”坚持下来,以及你生活中是不是时时留意用心,因为说到底这是“心”的问题。

       当然,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你的“资粮”,不过这里的“资粮”又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去做什么、布施什么,说到底“资粮”也还是“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