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一般文化

       中国

       除了佛教对于中国思想的一般影响之外,禅宗的教育似乎特别为东方人所接受。由于禅宗,我们可以说印度佛教彻底在中国与日本本土化。禅宗并不像佛教的其他支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中观宗或瑜伽唯识派等那般富于抽象思考;而这种单纯性特别适合中国心灵实事求是的倾向。

       禅宗并不像道家一般与孔子的学说对立,却将它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必然很受儒家的欢迎。另一方面,禅宗又同道家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主张不要执著于世间的事物,并且有一种对大自然神秘的赞赏,而这必然可满足中国的老庄弟子。

       总之,禅是如此富于弹性,如此能够熔诸家于一炉,如此能与环境相应合,以至最后终于包含了中国心灵所需要的一切。无怪唐代中期正式立宗以来,对于有教养的人和一般大众有惊人的影口向。在那个时期如果没有禅宗,则一再发生的宗教迫害,可能已经把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全部扫除,而宋明理学也可能不会产生。

       中国的禅师所应用的是最通俗有力的语言,而不是梵文化的中国语,这件事情对于禅宗的流传,必然有不小的贡献。现今中国所有著名的寺庙,几乎都属于禅宗,尽管其中的和尚已经不再具有古代禅师们的精神。儒家学者或有教养的官吏之认识佛教,大部分是接触禅宗文献所得。

       从唐代末期起,知名的学者与政治家们,就经常㈩现在禅寺,或是潜心于禅的修习,或是沉醉于它奥秘的经典、文学。这个传统,似乎在今日有教养的中国人之间,仍然流行着。奇怪的是,禅师们虽然不用任何语言文字来证明他们的信仰,却产生巾许多特别属于他们自己文体的作品。

       日本

       禅宗之以完美的形式传人日本,是在封建时期开始之际——镰仓时代。它的单纯、直接与实效,立刻赢得日本武士的心,武士们开始拜访禅寺?禅宗并没有早期佛教那种只被有关阶级所接受的特点,同时,它既非悲观也非消极,也不讲求不抵抗主义。

       日本的武士阶层,长久以来就在寻求一个可以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宗教,这时立刻在掸的教训中找到他们的理想。日本历史中所谓的北条氏时期——这个时期以有效的统治、生活的单纯与军事实力出名——将禅宗成功地建立起来。北条政府的古都——镰仓——现在仍旧存留的许多禅寺,就是当时历史的纪念碑。

       继北条家而起的足利将军家,以及当时的皇室,都极其庇护禅宗,而禅宗在那时已经彻底浸透日本生活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去拜访禅师的,不仅有皇帝、政治家和将军们,而且还有文学家、艺术家、歌唱家、戏剧家、角力家、商人,茶道家和剑士。他们无法抗拒习禅的潮流,因为他们认为禅宗掌握了生命与宇宙的秘密之钥。

       白日俄战争以后,常为人谈论的武士道,其发展受着禅宗相当的影响。事实上,它是日本三种道德力量的结合产品——神道、儒教与佛教。这三者对于日本的武士道之形成,各有其贡献。各个批评家因立场之不同,而对于三者的贡献各有强调;但公平的观察者将不会否认,禅宗与武士道中的宗教与精神层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武士道的(人生观)与禅宗的人生观甚为相近。日本人在面对死亡之际,那种显然可见的安静,甚至喜悦,日本军人在面对强敌时,那种无畏以及同对手的公平竞争,都是武士道所特别强调的,而所有这些都是来自禅宗的精神训练,而不是来自某些人所认为的东方人特有的盲目命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