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拥有“认知烦恼”?

       前几日讲课,提到一个概念“认知障碍”,后来想想,只要是因为他人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基本上都跟我们自己的认知有关,姑且称之为“认知烦恼”。

       今年春天,我和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家咨询公司,有好心的朋友热心地帮忙介绍客户,却发现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积极。见客户洽谈的时候,也不见我有什么详尽刻意的准备,甚至在客户主动提出接下来怎么合作的话题时,我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奋”,一下子就应承,甚至反过来提醒客户要慎重选择,不用忙着决定。朋友看着着急,心中很是不解:既然成立了公司,就得生存和发展呀,就有成本压力呀,为什么意识不到危机感,不更加积极地争取客户呢?

       显然,朋友的想法是一种逻辑,他她的不解正是源于自己的这个逻辑。而我的逻辑从未曾改变,却一直都是另外一个:之所以要成立公司,就是因为我们希望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咨询。而所谓对的方式,咨询不能只是当做生意去做,如果我们把咨询师当做企业医生或者企业健康保健顾问的话,既然客户的需求是客观的、普遍的,那么咨询的收益就应该是双方共赢的结果。咨询服务除了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需要以外,客户与咨询公司之间对于咨询的认识、效果的预期、操作的方式等也需要达成一致,甚至双方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项目过程中信任的建立,而信任对于项目的实施效果又至关重要。

       换句话讲,并不能因为你是个锤子,看见谁都是个钉子,或者说并不是任何一个钉子都适合你这个锤子。一旦选错了客户,咨询师损失的是时间和机会成本,客户除去支付的财务成本以外,更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改革时机,甚至从此关上了“借助外部智库资源助力企业发展”的这扇门,损失会更大。那么,是不是因为你更慎重地选择客户,更理性地对双方负责任,就因此而失去机会,甚至活不下去?肯定不会,因为功不唐捐。

       咨询这项工作本质上不存在什么外部的竞争,真正的竞争只有自己,你只能服务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客户,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人,你变得更好,就会遇见更好的人。如果你认真地对待生命里的每一段光阴,不只为了赚钱,而要让它们真正过得有价值,那么时间也定不会负你,留下的不仅仅只是收入,还有鲜活的岁月里,劳动和劳动中遇到的有缘人所共同书写的生命意义。

       有夫妻常年吵架,争吵起来口不遮拦,甚至还动了手,但始终还是没有如外人想象的那样分崩离析,仍然坚持着他们特有的模式,快速争吵又快速和好,周而复始。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有外人却始终无法理解,各种疑问: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呢?既然如此讨厌,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话说的那么难听,怎么能说完就过去了呢?……。我们很容易会觉得虐待狂怎么可能会长期存在?遗憾的是,因为受虐狂一直都有。两个人能够长期在一起,一定是满足了对方的某种需要,想要知道为什么,关键要看究竟这种需要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否则,仅仅只是看结果,自然就无法理解。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之所以能够争执起来,多半是因为各自都在自己的逻辑里陈述观点,无法理解对方的说法。前些日子有同事提醒我,说我在内部讨论的时候经常会用反问句,“你怎么会认为……?”,“难道我不是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吗?”……。猛然发现,不经意间确实如此。我们总是习惯了用自己的逻辑去解读和预测对方的思维和行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认知,自然在面对同一个事情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逻辑。

       复杂的事情往往没有简单的对和错,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认知失调”,说的是人们不会去做自己明明觉得不对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认知失调的高手,所有的思维和行为,背后都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逻辑。这个逻辑便是源于各自的认知。如此说来,所有的争执基本上都发生在主观的“对”与“对”之间,而不是客观的“对”与“错”之间,如果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往往容易心虚,气势上就难以保持,也就很难一直吵下去,更不太可能越来越激烈。

       每个人都只能在各自的认知范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认知瓶颈。认知障碍的形成因素包括我们各自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所学的专业、经验、成长经历、性格、甚至包括更为复杂久远的因果等因素。这些因素就像是套瓶一样,一层层地包裹着原本那个与宇宙智慧相连的、本初的自己,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坐标系和判断依据,同时也构成了我们的认知边界和瓶颈。

       我们后天所有的学习,如果只是在增加知识、经验、理论和逻辑,哪怕认知的边界被不断放大,客观上很可能都是在继续增加套瓶的数量而已。并且,因为知识和逻辑落差所形成的优越感,很可能会强化一个人的认知边界,形成更强大的障碍,更难突破。

       面对任何事物和任何经历,只有持续去寻找背后更为普遍性的规律与原理,才有可能打破认知瓶颈,不断接近究竟,也才真正有可能减少我们的认知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