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莫欺心,伤人勿伤情

人与人,无信不交往,守信方长久;心与心,互敬才生情,互爱才有真。欺人莫欺心,伤人勿伤情。信任一个人...

说禅2017-07-05

为人处世的智慧:内用道家,外用儒家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本土先民创造的思想经典,它们一代一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社会、哲学。无论怎样申辩说:...

禅学2017-07-05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诚信之人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诚信之人将会被世人唾弃,脱离社会,成为一座孤岛,成不了大事。因此,诚信是...

禅学2017-07-05

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

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

说禅2017-07-04

太较真,你会输很惨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认真,你就输了”。是的,人活一世,没必要跟任何人和事太较真,有时候,我们就要...

禅意2017-07-04

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禅悟2017-07-04

想要消除痛苦有几种方法?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

禅意2017-07-03

人生如何才能获得解脱自在?

禅宗四祖道信问三祖僧璨禅师:「如何解脱自在?」僧璨反问:「谁缚汝?」此话可谓道破千古疑团。普天之下...

禅悟2017-07-03

一碗白饭里面的慈悲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

禅意2017-07-02

人和人之间该靠什么挽救信任危机?

在人与人的广泛社会关系中,有许多关系是“非对等关系”,即我方面付出与他方面无条件接受的关系,如慈悲...

禅韵2017-07-02

如何提高咱们生活的质量?

如果说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出门坐的车子高级一点,就表明生活质量好的话,那为什么我们...

禅悟2017-07-01

日常生活怎能让自己没有怨恨心和报复心?

你要是遇到别人伤害你,你会很欢喜,为什么?重罪轻报。现在你骂我,你毁谤我,造谣生事,我这个罪业现在...

禅学2017-07-01

达真堪布:什么是造成你痛苦的因呢?

慈心和悲心,都是无量的。对境无量,心态无量,所获得的善根和功德无量,这叫无量心。真心地发愿拔除一切...

说禅2017-06-30

痛苦对决心修行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坏事

事出必有因,我们精进修行,就是在创造解脱的因。例如,一对经历过爱情与争吵的夫妻,当其中一人死亡时,...

禅意2017-06-30

为什么说修行其实就是在修心?

无论是念诵佛号还是持诵咒语,我们行持善法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内心。如果修法仅仅是口里念诵,...

禅学2017-06-30

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

为人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子女成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亲子教育。那么,我们怎么来做亲子教育呢...

禅悟2017-06-29

生活禅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禅”

“我经过将近七十年学佛修行的体会,觉得我们人生除了生活以外,好像没有第二件事。”——净慧法师...

禅意2017-06-28

干净的灵魂:无愧过往 不畏将来

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

禅韵2017-06-28

我们怎么演好人生的这场大戏?

许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回首看,难免有这辈子似乎白活了的感叹。可是人生不能重来,难道就只能如过河卒子...

禅悟2017-06-27

你的烦恼怎样才会过去?

对许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机会安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自己:此时此刻...

禅悟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