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别看太清,有些人别看太透!

人生,贵在淡心。有些事看得太清,乱于心;有些人看得太透,困于心;有些情看得太重,伤于心。没什么放不...

禅悟2017-06-18

你可以不是豪门,但是要有门风与涵养

最近我刚从台湾回来,作为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的后裔,我感受很深的是他们的教养。 在台北一...

禅悟2017-06-17

手边的庄子

浸淫《庄子》的日子长了,总觉得庄子就在手边,像一棵树,一根手杖,或者就是一竿竹,一根电线杆子,一道...

禅韵2017-06-17

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第一,不要轻视生活琐事。我们要知道,吃饭、穿衣、打扫卫生这些生活琐事,都是人生大事。吃饭吃不好,身...

禅韵2017-06-16

优雅是一种深邃的美

法国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早已被浪漫所涵盖,而法国人留给我的印象却是优雅。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一些来自薰...

禅学2017-06-16

冲动做事就是走火入魔

在很多令我们悔恨的往事当中,都不难找到冲动与愤怒的影子。因为冲动,有人错上贼船;因为冲动,有人痛失...

禅悟2017-06-16

书香沁脾,人气自旺

学习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

禅韵2017-06-15

好形象光环下充满机遇

古代哲人穆格发说:“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是我们走向更高阶梯的扶手,是进入爱的神圣殿堂的敲...

禅悟2017-06-15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层次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

禅学2017-06-15

人生关键成败的第一字“德”

德为成败之首,易识难用。根据一个社会人的生存空间,德可以划分社会德、集体德和个人德,三类就如同数学...

说禅2017-06-14

人生应该拥有一颗随和之心

什么是随和?词典释义随和为和顺,不固执己见。其实,随和的真正含义远没有那么简单。随和不只是一种性格...

禅意2017-06-14

人生有德自然香

名声与尊贵,来自于真才实学。有德自然香,这一段话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道德一词由来已久,道德观念存在...

禅韵2017-06-13

悟能与心智

悟万千于能。生活中习惯于世俗,静入凡尘。人若觉得低是一种至高的境界,那么产生境界的东西莫过于能。能...

禅韵2017-06-12

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

禅韵2017-06-10

心圆烦恼消

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但重点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转化这个烦恼。其实,就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心量大小。...

禅学2017-06-08

人生之苦

静观人生之得失荣枯,举凡所见所闻,大都愁城过日,叫苦连天,能称心如意,逍遥自在者,真是罕之又罕!何...

禅意2017-06-07

爱心、安心、顾好心

现代社会因为人心不安,所以会觉得社会不安定。其实,问题的来源还是在于人心;“心”能安定下来,则日常...

禅学2017-06-06

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段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呢?社会上的一般人...

禅意2017-06-05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弃恶从善,即可成佛。其实,这句话中的“屠...

禅悟2017-06-05

觉察自己的偏执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究烦恼的根源...

禅意2017-06-04